在传统酿酒工艺中,酒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它不仅是发酵的关键,更是决定酒质的关键因素。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村土制酒曲的方法,从原料准备到制作过程,一一阐述,帮助大家掌握这一传统技艺。
一、自制酒曲的基本步骤
1. 原料粉碎:将大麦和豌豆按比例混合,粉碎至细粉,确保细粉通过20孔筛的比例在20~30%。
2. 踩曲:将粉料与水拌匀,在曲模中踩成曲坯,含水量控制在36~38%,确保平整饱满。
3. 入房排列:将曲室温度调节在15~20℃,地面铺稻皮,将曲坯排列成行,间隔2~3厘米,每层放置芦苇秆,共放三层。
4. 长霉:封闭曲室,温度逐渐上升,一天后曲坯表面出现霉菌斑点,36~37小时后品温升至38~39℃,控制升温缓慢,使上霉良好。
5. 晾霉:品温升至38~39℃时,打开门窗,揭去保温层,排潮降温,翻倒曲坯,拉开间距,控制微生物生长,使曲坯表面干燥,固定成形。
6. 起潮火:封闭门窗,品温升至36~38℃,翻曲,曲层由五层增到六层,排列成“人”字形,每1~2天翻曲一次,昼夜门窗两封两启,品温两起两落。
7. 大火(高温)期:保持44~46%的高温7~8天,每天翻曲一次,50~70%的曲坯成熟。
8. 后火期:曲坯逐渐干燥,品温下降,由44~46℃降到32~33℃或更低,后火期3~5天。
9. 养曲:后火期后,品温控制在28~30℃进行养曲。
10. 出房:将曲块出房,堆成间距10厘米的曲堆。
二、酒曲的配方与制作
1. 酒曲配方:糯米粉500克、辣蓼草60克、茯苓15克、甘草20克。
2. 制作过程:将辣蓼草、茯苓和甘草打成粉,过筛后与糯米粉混合,加入清水揉搓成面团,揉搓成直径两公分左右的曲团,放在稻壳上发酵,晒干。
三、自制烧酒酒曲配比
1. 配比:米饭和小麦麸按照10:1的比例混合,酵母的添加量为总配料的1-2%,水的用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。
2. 制作过程:将米饭和小麦麸混合,加入酵母和水,搅拌均匀后发酵。
四、酒曲的土制法
1. 原料:大米、辣蓼草、桂树叶、桔树叶、扁豆叶、竹叶、田边草。
2. 制作过程:与自制酒曲的基本步骤类似,但需注意原料和配方的调整。
五、酒曲的制作要点
1. 原料选择:选择优质的大米、糯米、小麦等原料,确保酒曲的品质。
2. 温度控制:酒曲制作过程中,温度控制至关重要,直接影响酒曲的品质。
3. 湿度控制:酒曲制作过程中,湿度控制同样重要,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酒曲的品质。
4. 卫生条件:保持制作环境的卫生,防止杂质和有害菌的污染。
通过以上介绍,相信大家对农村土制酒曲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掌握这一传统技艺,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传统酒品,还能传承和发扬我国的酿酒文化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甜酒曲用量详解:不同食材配比与发酵技巧
2025-04-14 08:26:10酒曲属于真菌还是细菌「酒曲是什么」
2025-08-17 02:13:26山东酒曲菌种「酒曲哪种好」
2025-04-21 20:51:07山东酒曲厂(传统酒曲厂)
2025-05-23 17:34:26醪糟酒曲哪种好(醪糟酒曲不均)
2025-04-11 17:40:25